系统:WinAll 大小:125.0M
类型:老师ppt模板 更新:2021-03-08 17:9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是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七课,情节曲折多彩,通过阅读梗概和精彩片段,把握名著的内容,激发学生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汤姆和他的小伙伴们五次历险的经历,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无所不能、淘气、向往自由、勇敢机智、有正义感和爱心的一个孩子头儿的形象。
一、教学效果
1.提炼标题学梗概
在引导学生学习梗概时,我请孩子们用以前学过的概括小标题的方法,来概括“汤姆有哪些冒险的经历?”,请用上“什么地方干什么”的句式来概括。这里,把以前学过的方法在略读课文中得以运用,既体现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也使“概括小标题”能力继续得以实践。同时,给出:用上“什么地方干什么”的句式来概括,这样指向性明确,可以帮助学生更轻松、更准确地提炼标题。而课堂上,呈现出来的成果也是令人非常欣慰的。孩子们提炼出来的小标题规范、准确。
从这个过程中,学生也习得另一种学习梗概的方法:给主要事件取小标题,把这些小标题连起来,就是梗概的内容了。
2.抓重点词语,学习写作技巧。抓住“虚惊一场”这一关键词,把梗概和精彩片断两部分内容联系起来,然后以大悲大喜的人物情感主线展开教学,让孩子找出哪些是大悲的描写,哪些是大喜的描写,感受马克吐温文学大师的写作技巧。接着让孩子们谈谈大喜部分的描写中哪些描写最吸引你?这时孩子们都畅所欲言,无一不感受到作者语言的夸张。
二、成功之处
1.对比阅读知差异
在“精彩片段”导读环节,我设计了一个环节:浏览“精彩片段”,想想:它来自汤姆的哪次冒险?请你在“梗概”中找到与“精彩片段”相应的段落。比较“梗概”与“精彩片段”对同一次冒险——“山洞迷了路”的描写,比较他们的不同,说说你喜欢读“梗概”还是“精彩片段”(当然,两者都有各自的优点。孩子只要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即可,其实这理由就是两者各自的优点了)。这样的设计简单,但却可以带给学生视觉上的冲击力(简洁——具体),使“梗概”与“精彩片段”的不同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2.大悲大喜品经典
在“品析精彩”环节,我紧紧抓住写“两个孩子被找回来前后人们情感的变化”的相关段落来学习,引导孩子感受小说中人物的情感,和他们一同经历“大悲大喜”、“先悲后喜”这样起伏跌宕的情感变化。之后,请已经阅读了该原著的孩子谈谈小说中还有哪些这样类似的经历。这样安排目的是:一方面激发还没有阅读或未读完的孩子课外去阅读或继续读完的读书热情;另一方面让孩子感受马克﹒吐温写作上的一大特点——对比。
3.开展欣赏交流课
为了使阅读成为一种自觉的活动,使学生有一个展示其阅读成果、阅读感受的平台。为了对名著精神思想,情感体验的深入,感悟能力的提高,采取了不同的形式的小练笔:汤姆夸张地吹嘘这次历险过程特别精彩,有两个词一连用了五六次——六个“怎样”,五个“如何”。让孩子们结合梗概部分相关的描写,尽情地展开想象,把第一个“怎样和如何”的具体内容写出来。
三、不足之处
在教学过程中时间没有把握好,在梗概部分的教学中花了太多的时间,总认为孩子会说不出来,所以引的痕迹太重了。
四、改进措施
因为这时学生已经有预习,对于故事内容应该比较熟悉,或者说我应该在布置预习的过程中就让孩子以历险为重点,去概括写了几次历险?这样在课堂上时间就可以省出来了。
应用信息
支持( 0 ) 盖楼(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