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利润低,电商实际靠什么盈利

作者: 专题 2015/4/15 20:15:03

1.1.亚马逊靠什么在盈利?

B2C业务贡献流量,其他业务贡献盈利。亚马逊2013年销售收入已达744.52亿美元,而净利润仅为2.47亿美元,刚刚从2012年的亏损中摆脱出来,很多投资者误以为是原有B2C业务发生变化而实现扭亏为盈。基于此,我们对亚马逊盈利做了分拆,如果扣除服务等其他业务收入,公司毛利率水平低于综合毛利率3-4个百分点,如果考虑到2011年之前公司正常利润率水平为3%左右,这表明如果扣除其他业务,公司净利率为0。而且近几年公司第三方平台占比持续提升,预计目前占比在44%左右,因此如果扣除第三方平台佣金、广告等收入,公司净利率将为负值。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亚马逊正是靠B2C业务带来流量,其他业务成为真正的盈利来源。

B2C为公司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聚集了大量的客流,2013年活跃客户数达2.37亿,这是公司实现盈利的基石;2)B2C业务承载了巨额的费用支出,巨大的资本开支通过B2C业务来进行消化。由此可见,虽然B2C业务本身不盈利,但是盈利之源。那么我们不仅要问,亚马逊靠什么盈利?第三方平台佣金、云服务、广告收入、物流服务是其实现盈利的根本。

•亚马逊第三方平台商品销售量占比预计2013年已经达到44%,而且近几年平均每年提升3-4个百分点;

•AWS(AmazonWebService)近几年持续快速增加,预计2013年已达3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60%以上,远高于整体业务21.9%的增速;

•广告成为亚马逊实现盈利的又一利器,其2013年广告收入达8亿元以上,同比增长近37%;

•仓储及物流服务也是亚马逊实现盈利的又一重要因素,公司2013年物流收入近31亿元,占收入比重为4.16%,大幅降低公司仓储和物流配送费用压力。

以上几项的毛利率基本都维持在50%以上,大幅高于公司实际20%出头的毛利率水平,构成公司盈利的基石。

1.2.京东为什么能够扭亏?

京东2013年收入近亚马逊的1/6,且亏损逐步收窄,2013年前三季度盈利6000万元。2013年前三季度京东营业利润率为-0.64%,较2012年大幅收窄4.82个百分点,净利率为0.12%,首次实现盈利。

我们不仅要问,京东为什么能够盈利?京东2013年前三季度营业利润为-3.16亿元,而净利润为6000万元,仔细分析报表,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利息收入贡献2.22亿元,其他收入贡献1.64亿元,合计3.86亿元,如果扣除约1000万税收和6000万盈利,基本和营业利润相吻合,这表明京东盈利的来源是利息收入和政府补贴或退税领域,B2C仍处于亏损状态,这个和亚马逊的盈利在某种程度上有所类似,但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方式。

其次,京东营业利润率为什么能够迅速收窄?京东2013年前三季度之所亏损能够大幅收窄,主要来自于:资本开支/收入的下降以及物流配送和营销费用率的下降。我们发现,京东2013年前三季度资本开支仅为8.98亿元,而2012年资本开支为11.47亿元,预计2013年全年资本开支在12亿元,可见公司收入大幅增长,而资本开支几乎不变,资本开支/收入的下降是京东营业利润率能够收窄的原因之一,这与亚马逊2012年刚好相反,亚马逊大额资本开支直接导致2012年亏损3900万美元,是近10年来首次出现亏损。同时,2013年前三季度京东物流配送和营销费用率合计为7.98%,下降2.07个百分点,而2013年前三季度技术费用率为1.4%,较前一年仅微幅下降0.14个百分点。

资本开支/收入突然下降,控制层面的因素更多,而物流配送费用率及营销费用率的大幅下降可能因为规模效应的因素,也可能因为其他方面的原因。但随着规模的扩大,理论上公司要加大资本开支,而公司反而压缩资本开支。亚马逊2013年资本开支/营业收入为4.63%,如果按照2011-2012年的3%左右的水平,则其资本开支要达到14.76亿元,可见资本开支未来不但没有压缩的空间,反而会反弹。

京东物流费用率分别为5.81%,公司2013年前三季度客单价为408元,而唯品会为200元,当当为102元,唯品会2013年前三季度物流费用率为11.89%,当当为12.45%,而京东5.81%的物流费用率仅为他们的一半不到,因此物流费用率再难以大幅压缩。

京东营销费用率仅为2.17%,大幅低于亚马逊、唯品会和当当网4%以上的水平,因此,如果大幅压缩营销费用必将导致对公司新增用户数产生影响。

1.3.京东靠什么实现持续盈利?

上面我们对京东如何实现盈利做了详尽分析,试想如果不考虑资本开支、物流费用、营销费用的大幅下降,则京东2013年前三季度盈利能力情况又是什么样呢?我们发现京东实现盈利的方式是如此脆弱和不可持续。这必然让我问另外一个问题,那么京东未来靠什么赚钱?京东如果要想持续盈利必然靠几方面的努力:

•改善品类结构,提升毛利率水平。经过持续大幅提升后,公司2013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也仅为9.76%,仍大幅低于亚马逊和唯品会20%以上的水平,也低于当当网17.3%的毛利率水平,未来有持续改善空间。而且从产品构成角度来看,京东82%的产品均为电子类产品,尤其是3C类产品大幅拉低毛利率水平,亚马逊电子类产品占比仅为65.5%,唯品会和当当网仅有很少的电子类产品,因此,公司产品结构有很大优化空间。

•借助自身流量大力发展第三方平台,增加佣金收入,提升盈利水平。公司2013年前三季度活跃用户数达3580万,仅次于天猫,为公司开展第三方平台奠定基础;

•加大资本开支,完善仓储和物流配送体系,为开展第三方服务做好后端方面的准备。

•加大技术投入,一方面提升前段用户体验;另一方面做好云服务,为通过云服务实现盈利做准备。

•大力打造金融平台,实现公司、商户与用户之间的融合,既可以增强供应商及用户黏性,又能增加收入来源。

1.4.唯品会和当当如何盈利or扭亏?

唯品会之所以能够实现盈利在于其不断提升的毛利率水平。公司毛利率之所以能够持续提升,一方面取决于规模的持续扩大,向供应商的溢价能力在持续提升;另一方面公司经营的为特殊的折扣商品,因此,供应商只想尽快甩货,而向渠道商的溢价能力相对较弱。唯品会2013年前三季度其毛利率水平已经达到23.87%,这个B2C领域算是极其高的毛利率水平,与美国主要实体折扣零售店TJX和ROSS相比,公司毛利率水平仍有5个百分点左右的提升空间,但考虑到网上折扣零售店的毛利率更低,因此我们觉得公司合理毛利率水平在25%左右。

公司期间费用率高达21.89%,大幅高于TJX和ROSS的16%左右的费用率水平,此项仍有下降空间,因此,公司盈利主要来自于毛利率的持续提升和期间费用率的下降。

当当网盈利也主要来自自身B2C业务,2011年之前公司图书业务拥有较高的毛利率水平,但随着图书市场竞争加剧,毛利率持续大幅下滑,公司也从盈利专为亏损。但2013年开始,随着第三方平台收入持续快速增加,公司毛利率大幅提升,2013年前三季度较2012年同期提升3.1个百分点,因此,公司亏损也逐季收窄。

1.5.各公司运营指标对比

京东具有较高的运营效率,但各企业供应商账期均有所增加。京东具有较高的存货周转率,2011年达10.4次,但这两年有下降趋势,亚马逊的周转率也在下降,但唯品会和当当网近两年存货周转率均在持续提升。

京东和亚马逊近两年应付账款周转率近两年在持续下降,但唯品会和当当网均在持续提升。

无论是京东、亚马逊、唯品会还是当当网,其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和存货周转天数的差距均在持续拉大,也表明供应商占款持续增加。

我们发现京东的现金及等价物2013年前三季度为88.12亿元,而同期应付账款为106.78亿元,缺口为18.66亿元,如果考虑9.99亿元的限制性现金,则仍有8.67亿元,只有再将短期投资34.68亿元考虑进去,才能抹平缺口。

2.京东和亚马逊的差距在哪里?

2.1.京东和亚马逊技术费用投入存在巨大差距

京东和亚马逊相比在技术投入方面差距较大,京东2012年技术投入为6.36亿元,同比增长165%,但技术费用率仅为1.54%,2013年前三季度技术投入仅为6.88亿元,费用率微幅下降至1.4%。而亚马逊2013年前三季度技术投入为47.03亿元,费用率高达9.62%,2013年全年技术费用投入为65.65亿美元,同比增长43.8%,费用率为8.82%,充分显示其对技术方面的重视。而且其近几年有持续大幅提升趋势。技术费用主要投向云服务平台建设,这是亚马逊能够实现盈利及获得较好用户体验的又一利器。

试想,如果京东一直维持这个技术费用投入,如何建设云平台,如何提升客户体验?那么又想一想,如果简单按照亚马逊的技术投入来核算,京东岂不是又要大幅亏损?这只是两个极端想法,实际我们认为京东的技术费用率将会持续提升,这样才能够打造云平台,借助云计算不断整合内外部资源,逐步建立自己的电商生态圈。

2.1.1.亚马逊-云计算的开拓者

亚马逊是云计算的开拓者,其在2006年推出了亚马逊网络服务(AmazonWebervice,简称AWS),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用户提供效能计算和数据存储服务。亚马逊在搭建网上购物平台时,部署了大呈的IT计算和存储资源,在空闲时间,亚马逊将闲臵的基础设施包装成服务类商品-“云”。AWS(AmzonWebService)-电子商务的明日之星。2010年此项业务规模虽然仅为5亿美元,仅占亚马逊整销售额的1%,占美国云业务的12.5%,但到2013年亚马逊AWS的业务收入达到30亿美元左右,增长率超过60%,其中营业利润率在10%左右。

经过数年的建设,亚马逊云服务已在全球企业云计算服务市场占据了绝对的领先优势。据介绍,利用AWS可让亚马逊的客户基于其自有的后端技术平台,通过互联网提供基础服务。利用该技术平台,开发人员可以实现几乎所有类型的业务,包括亚马逊弹性计算云(AmazonEC2),亚马逊简单存储服务(AmazonS3)、亚马逊简单数据库(AmazonSimpleDB),亚马逊简单队列服务(AmazonSimpleQueueService),亚马逊灵活支付服务(AmazonFPS),亚马逊土耳其机器人(AmazonMerhanicalTurk)以及AmazonCloudFront,这让亚马逊的“最以客户为中心的公司”的目标实现成为可能。

AWS提供了一整套云计算服务,让用户能够构建复杂、可扩展的应用程序。亚马逊可以通过互联网提供存储、计算处理、消息队列、数据库管理等在内的云服务。在亚马逊云服务平台下,通过AWS管理控件(AWSManagementConsole)和WorkSpare。云端桌面计算服务,企业用户可为不限数量的终端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桌面体验,而不需要担忧采购或部署硬件以及安装复杂的软件,而且成本比传统桌面更低,只有大多数虚拟桌面架构解决方案的一半。

亚马逊推出最早的云服务是EC2(弹性云)和S3(简单存储服务)。EC2能够同时调用亚马逊全球的一个到几千个服务器,进行包括CPU处理、随机存储、硬盘存储等功能。根据不同的客户需求,收取每小时0.1美元到0.8美元的租金费用。S3服务则可以提供一个字节到数GB的支持,具体的费用根据每个月的使用字节来收费,第一个GB的费用为0.14美元,伴随着使用字节的上升,价格会大幅下降。

2.1.2.京东-云计算刚刚起步

京东云起步是在2011年,完成内部云化是在2012年,推出电商云平台是2013年。2015年,京东云有望成为中国领先的电商云服务商,而2017年,成为全球领先的云计算服务商之一。

查看原图京东云计算发展会有四大阶段:2008-2012年为导入期,2013-2017年为爆发期,2018-2022年为强盛期,2023之后进入成熟期。对应的行业特征是:导入期主要完成对云计算商业模式的讨论,教育市场,培养用户使用习惯。爆发期,形成生态建设和商业模式,用户成功案例会不断丰富。5年以后才是强盛期,那时云计算生态系统和模式已经成熟,成为必备IT资源。最后,参与者开始淘汰整合,规模和成本优势推动寡头出现。

结合京东未来十年所确立了四大平台战略(电商平台、物流平台、技术平台、数据金融平台),不难看出,作为战略实现的基础技术支撑,京东云的地位。今后十年,京东将战略定位为以技术为驱动,以电商业务为核心,多种平台发展的战略方向,力求用IT技术驱动购物体验。这些都将依赖于云计算和大数据来推动。而且,云计算在大数据的业务发展中也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云计算不仅是京东IT资源的对外开放模式,也是整个电商开放平台和开放生态的IT基础服务平台;同时,京东大数据业务开展也需要其来支撑可扩展的大数据收集、存储、分析和访问,发挥电商大数据的价值。

在京东云战略方面,可分为三步实现:

第一步是将京东内部各种资源进行云化。京东的三大核心命脉是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在这三大流之下,京东又分成很多业务系统,如供应链、仓储等。目前,京东IT资源的内部云化已完成,对京东业务平稳、系统优化和效能提升的作用已经显现,系统在618店庆月等大规模促销活动中经受住了巨大流量的考验。京东电商云战略正走入第二阶段,努力培育京东电商应用生态。

京东云战略第二步是基于第一步,在各种资源被云化之后,成本已经低于业界平均成本,而效率高于业界平均效率时,京东云不仅对内服务,同时还将对外开放,构建电商云平台。在物流能力开放上,不仅只配送京东的商品,也可为京东卖家等合作伙伴提供服务。基于私有云,京东拓展推出公有云,以开放API的形式将京东电商系统和各式应用对外开放,帮助广大的软件开发企业和个人完成电商应用的开发和业务实现。

京东电商云的第三步则是在这个已有生态的基础上,对接更多的电商资源,大家按统一标准提供开放接口,共同服务于卖家和买家用户。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扩展,一是电商资源的扩展,更多的电商服务商,甚至是电商交易平台,均可通过标准化的开放接口接入京东电商云技术,实现更广泛电商资源的统一使用和调配;二是用户的扩展,不仅仅是京东的卖家和买家用户,全社会的卖家、买家都可以从这个平台上享受到多方提供的、符合统一标准的电商服务。

目前,整个国内云计算服务都处于发展初期,从生态系统来看,云早期大多数都是中小企业在使用公有云,对于国内中小企业特别是创业公司,开源比节流更加重要,因此云计算平台只从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率上对这些用户来说吸引力有限,但是京东云提供的是一个围绕电商应用的闭环服务,不仅可以通过京东公有云平台帮助这些用户降低系统成本、提高业务运营效率,更可以通过京东开放服务平台帮助中小企业和开发者创造并实现商业价值。

2.2.京东和亚马逊资本开支差距巨大

京东资本开支远远低于亚马逊。亚马逊在2010年之前资本开支/收入也较低,之维持在2%左右,之所以2011年以来净利率出现大幅下降,主要因为资本开支大幅增加,2011年资本开支为18.11亿元,同比增长85%,2012年更是高达37.85亿美元,同比增长109%,资本开支/收入比高达6.2%,2013年虽然略有下降,但仍维持在34.44亿美元,资本开支/收入比为4.63%,3年累计资本开支达90.4亿美元。巨额资本开支主要用于仓储中心建设,以增强其对供应商的粘性,并成为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

我们再看京东资本开支,2011年资本开支为6.23亿元,2012年为11.47亿元,同比增长84%,资本开支/收入也提升至2.77%,而2013年前三季度为8.98亿元,资本开支/收入仅为1.83%,预计3年累计资本开支29.7亿元,仅为亚马逊的1/18。较低的资本开支也不利于其大规模快速发展,虽然短期可能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但长期将影响用户体验,不不利于规模的快速扩张,因此,公司必须加大资本开支,完善仓储及配送中心建设。

唯品会2010-2011年资本开支较高,2012年明显下降,资本开支/收入维持在1.73%。当当网资本开支/收入一直比较稳定,维持在近2%的水平。因此,我们判断,京东2013年前三季度1.83%的资本开支/收入,确实有些低,正常应该维持在3%左右的水平。

2.2.1.亚马逊-建设超大物流中心,控制物流环节,提升用户体验

截至2013年底,亚马逊在美国本土拥有物流仓储中心约449万平米,较2010年增长74%,在海外则达到337万平米,较2010年增长251%,巨大的资本开支使仓储面积持续快速增加。目前在中国有15个运营中心,分别位于北京(2个)、苏州(2个)、广州(2个)、成都(2个)、武汉、沈阳、西安、厦门、上海、天津、哈尔滨、南宁,总运营面积超过70万平米,占其国际总仓储面积的21%。其主要负责厂商收货、仓储、库存管理、订单发货、调拨发货、客户退货、返厂、商品质量安全等。同时,亚马逊中国还拥有自己的配送队伍和客服中心,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仓储、配送及售后服务。

无论是个人卖家还是中小企业,都可以把货物送到较近的亚马逊物流中心,亚马逊按每立方英尺每月0.45美元收取仓储费(相当于每立方米每月人民币106元)。客户下单后,亚马逊的员工就会负责订单处理、包装、发货、第三方配送及退换货事宜,并按每件货物0.5美元或每磅0.40美元收取订单执行费。通过物流中心,亚马逊将分散的订单需求集中起来(不仅是信息集中,也是货物集中),再对接UPS、基华物流等规模化物流企业,以发挥统筹配送的规模效应。

2.2.2.京东-继续加大投资,建设物流中心

目前京东在全国共拥有6个一级物流中心,合计32个仓库,6个大件仓库,7个二级物流中心,仓储面积达93.3万平米,前端配送中心及二级仓库面积达17.2万平米,合计仓储配送中心面积达110.5万平米。京东仓储配送面积与亚马逊也有较大差距,预计京东2013年收入约为亚马逊的1/6,而且仓储及配送中心面积不足亚马逊的1/7,因此,京东在仓储配送方面仍需做出较大投入。

2.2.3.当当网-采取租赁形式,实现轻资产运作

截至2013年中期,当当网现在全国11个城市有20个仓库,总计仓储面积42万平米(现有仓储面积除了天津外全为租赁)。2012年公司开建位于天津武清的仓库,由于土地为自购,该仓库资本支出在3500万美金左右,一期仓储面积12万平米,已经竣工,二期仓储面积为24万平米左右。公司为典型的轻资产运营公司,截止2013三季度,当当固定资产仅为2.4亿元。

当当网可实现当日达城市21个,次日达城市158个,夜间送货城市11个,货到付款城市1100多个,使用POS机刷卡城市近300个,上门换货城市580个。

2.2.4.唯品会-仓储中心处于快速扩张期

截至2012年,公司在北上广成都有4个仓库,总面积近20万平,预计2013年已经扩到近40万平,均采取租赁仓库。配送方面,上海内环以内实行自己配送,其他全是第三方配送,此外,针对部分城市唯品会将试水自营配送。唯品会定义的一线城市为北上广深,四城市的销售额约13.0%,二三线为省级和地级市占比60.0%,县级市和乡镇是第四线占20.0%以上,未来会唯品将加大地域扩张力度。

2.2.5.各公司仓储及配送比较

从国内来看,目前京东拥有最大仓储面积,是亚马逊中国的约1.6倍,是当当网的近3倍,唯品会的5倍左右。从收入角度考虑,预计京东2013年收入约是当当网的12倍,唯品会的11.5倍。

京东自建配送体系覆盖80%。京东的配送体系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自建的,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京东有一套完备的物流体系,从验货、摆货、出库、扫描、打包、出货,都有IT系统随时监控。此类业务大约占到京东业务量的80%。另外一部分是与第三方合作,除了以上三座城市之外,京东通常与当地的快递公司合作,完成产品的配送。在配送大件商品时,京东选择直接与厂商合作。

3.中美网购发展环境及各公司地位比较

3.1.中国网购发展异常迅速,美国相对平稳

2013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到1.85万亿,增长42.0%,与2012年相比,增速有所回落。随着网民购物习惯的日益养成,网络购物相关规范的逐步建立及网络购物环境的日渐改善,中国网络购物市场将开始逐渐进入成熟期,未来几年,网络购物市场增速将趋稳。同时,随着传统企业大规模进入电商行业,中国西部省份及中东部三四线城市的网络购物潜力也将得到进一步开发,加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促使移动网络购物日益便捷,中国网络购物市场整体还将保持相对较快增长,根据艾瑞咨询预测到2016-2017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将达到40000亿元。

2013年,美国网络购物交易额达2610亿美元,同比增长16%,美国网购已经进入成熟期,近几年增速保持平稳,均维持在15%左右,根据statistics预测,到2017年规模有望达到4300亿美元左右。

2012年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达2.3亿人,比美国多0.8亿人,但用户渗透率只有45.5%,远低于美国75%左右的网购渗透率水平。目前,我国网购用户多集中于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及村镇网购市场的可开发空间很大。

美国网民人数维持在1.6亿左右,网购用户渗透率已达75%左右,未来几年提升的空间较小。2012年中国网购占社零总额比重达6.2%,2013年进一步提升至7.9%,近几年平均每年提升近2个百分点。

美国网购交易额占社零比重也在缓慢提升,2012年网购占社零比为5.2%,提升约0.5个百分点,但低于中国约1个百分点。

2013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中B2C交易规模达6500亿元,在整体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的比重达到35.1%,较2012年的29.6%增长了5.5个百分点。从增速来看,B2C市场增长迅猛,2013年中国网络购物B2C市场增长68.4%,远高于C2C市场30.9%的增速,B2C市场将继续成为网络购物行业的主要推动力。预计到2017年,B2C在整体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中的比重将超过C2C,达到52.4%。

美国与中国相反,目前其B2C占比在70%左右,C2C占比近30%左右,B2C占比近几年也在持续提升,但提升幅度远小于中国。

从京东和亚马逊在所属国市场份额来看,京东2013年前三季度B2C市场份额近18%,自主B2C市场份额为45%,占据将近半壁江山,但中国天猫有51%的市场份额,因此,公司仍面临较大竞争压力。而亚马逊

2013年其在美国市场份额为24%,而且其是B2C市场的龙头,近几年市场份额在持续大幅提升。

3.2.中国移动购物发展异常迅速,美国保持较快发展

与PC网购相对,中国移动购物更具优势,而且起步比美国仅晚2-3年时间。2013年移动网购整体交易规模1676.4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65.4%,而同期PC端网购规模将近16000多亿元,同比增速35.7%。预计2017年市场规模将近万亿,增速39.4%。

美国2013年移动购物市场规模为384亿美元,同比增长56%,虽然也处于快速增长期,但增速大幅低于中国,预计2016年有望达到870亿美元。

2013Q3移动购物交易额在整体网购市场交易额中占比继续提升,达到9.5%,相较上季度的8.6%提升了近1个百分点,与2012年同期的5.6%相比则提升了近4个百分点,移动端市场在中国整体网购市场中渗透率逐年提高。

美国移动购物占比也在持续提升,2012年占比为11%,预计2013年占比将提升至15%,2016年占比有望达到24%。

2013Q3移动购物市场交易份额格局变化不大,位居市场前三的仍然是淘宝、京东和腾讯电商,三家的份额总和较上季度增长了2.4个百分点,达到84.1%,显示出市场集中度有加剧的趋势。由于移动端购物市场有较强的马太效应,已经占据相当市场份额的各传统电商较基础弱的其他电商企业更容易扩大市场份额。

美国移动购物市场同样具有较高的市场集中度,2012年前三名市场集中度达90.5%,高出中国6.4个百分点,其中eBay市场占有率达68%,略低于淘宝无线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而亚马逊美国移动市场占有率高达20.9%,远高于京东在国内市场6%的份额,可见亚马逊在移动购物端更具优势。

京东移动订单占比迅速提升,2012年占比仅为6%,2013年占比大幅提升至15%,预计2014年占比将超过20%。亚马逊2013年中期移动端访问量占比已达43%。

以上我们分析了京东和亚马逊所处的网购环境,从结果看,中国市场空间更大,增速更快。尤其是移动购物市场,其发展仅晚于美国2-3年时间,增长异常迅速,未来发展潜力更大。

其次,从京东和亚马逊各自发展情况来看,京东虽然增长更加迅速,但其无论在网购市场还是在移动购物市场份额均低于亚马逊,行业地位并没有亚马逊那么稳固,但这也表明如果其策略得当,那么未来发展空间则更大。


特别推荐

玩家留言 跟帖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